這個週末,我不禁反思了李飛飛(Fei-Fei Li),這位著名的計算機科學研究者,她是 ImageNet 背後的關鍵人物,這個影像數據集促進了計算機視覺的重大進展,最終導致了 2012 年的 AlexNet,這一卷積神經網絡點燃了深度學習革命。作為斯坦福大學教授近 15 年及史丹佛人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共同主任,李飛飛對該領域的貢獻卓越。她還曾擔任 Google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首席科學家,並出版了最近發行的《我所見的世界》(The Worlds I See),該書受到了《經濟學人》(The Economist)、NPR、《財富》(Fortune)、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》(MIT Technology Review)和 Wired 等知名媒體的關注。
然而,我驚訝地看到,李飛飛居然未被《紐約時報》列入“現代人工智能運動背後的人物”的名單中。這份名單中包含了十二位傑出人物,包括 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·奧特曼(Sam Altman)、Anthropic 共同創辦人達里奧·阿莫迪(Dario Amodei)、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·蓋茲(Bill Gates)、DeepMind 共同創辦人德米斯·哈薩比斯(Demis Hassabis)、人工智能研究者喬弗瑞·辛頓(Geoffrey Hinton)、風險投資家里德·霍夫曼(Reid Hoffman)、特斯拉與 X 的領導者伊隆·馬斯克(Elon Musk)、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·納德拉(Satya Nadella)、谷歌共同創辦人拉里·佩奇(Larry Page)、風險投資家彼得·泰爾(Peter Thiel)、“網路哲學家”艾利澤·尤德科夫斯基(Eliezer Yudkowsky)和 Meta 首席執行官馬克·扎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。引人注目的是,名單中竟然一位女性也沒有。
這份名單引起的反應無疑是大家的集體不解。我想像到世界各地的人們對《時報》將這些人描述為“研究者、科技高管和風險投資家”的反應,大家都在想,這些人怎麼會在 AI 發展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卻完全忽視了女性的貢獻。
然而,除了最初的失望之外,我開始思考更深層的意義。在人們翻白眼之前,我能想像會出現一瞬間的困惑——皺眉、眯眼,隨後是一聲深深的失落嘆息,人們試圖消化在這樣一個眾多女性都曾經貢獻的運動中,她們卻出乎意料地缺席。對我來說,我甚至還會加上一聲鼻子的嗤之以鼻和抿嘴不悅的表情。
作為回應,李飛飛分享了一位記者卡拉·史維舍(Kara Swisher)的貼文,該文強調了在 AI 領域中增加女性代表性的重要性,並指出這應該像擁有充滿合格女性候選人的“資料夾”一樣司空見慣。
李飛飛的缺席反映出一個更廣泛的問題——持續突顯女性在現代 AI 領域貢獻的艱難。這一遺漏體現了持久的“女性在哪裡”問題,這種情緒與大多數人產生共鳴,尤其是那些直接參與 AI 討論的人。
作為一名女性記者,我對需要不斷強調性別差異感到疲憊。我更希望專注於如 OpenAI 非營利董事會的治理挑戰等迫切問題,而不是女性代表性幾乎蕩然無存的情況。缺乏女性或女性人數不足的討論會議讓我感到極其不適。
是時候共同負起責任了。AI 社群——無論男女——必須努力做得更好。解決這一創新領域中的性別偏見,首先要認識到李飛飛等先驅者的無價貢獻。在 AI 領導力的討論中,讓她和其他女性參與其中理應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