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慧已成為討論與辯論的核心話題。對它影響的擔憂是合理的,因為它滲透到工作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影響著基本的人類經驗。雖然人工智慧在多個領域推動創新與優化,但其廣泛採用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問題。
例如,誤資訊的蔓延、程式偏見、消費者隱私問題、身份詐騙,以及人工智慧驅動的資本主義,都是我們當前面臨的幾個困擾。另一些日益突出的挑戰還包括工作流失、經濟不平等、人工智慧的幻覺、不道德價值的推廣以及潛在的濫用。
專家已認識到這些挑戰,並頻繁參與公共討論。儘管目前正有各種努力來減輕這些風險,但人工智慧的演變不可預測,使得預測變得複雜。人工智慧先驅Yann LeCun與Yoshua Bengio之間的激烈公開分歧,更進一步加劇了該領域的混亂與焦慮。
儘管這些問題亟需解決,卻常常被忽視的是如何為新興的人工智慧科技有效命名和品牌化,特別是在創新和行銷領域。
名稱中的意義
雖然技術命名似乎無足輕重,但其實可帶來重大後果,尤其是在人工智慧代理與機器人中常用的人性化命名慣例。例如,在西方國家,許多服務界面傾向使用女性名字:麥肯錫的人工智慧助手叫Lilli,漢森機器人的社交機器人名為Sophia,微軟的個人助手是Cortana,而廣為人知的虛擬助手包括Alexa和Siri。
為用戶所控制的人工智慧系統命名女性名字可能強化刻板印象,並延續從屬於人的觀念。此外,這些擬人化的命名慣例影響用戶對人工智慧潛在危害的感知,可能讓人覺得它擁有「自主意識」。
對於人類智慧的超越,如果未能充分理解人工智慧的潛在後果,將可能導致怨恨與恐懼。如何在商業與個人關係—如個性、道德和信任—之間取得平衡,是當前一大挑戰,特別是在人工智慧模仿人類特徵的情況下。
經驗:我們自我命名的方式
隨著數位轉型的興起,我們獲得了關於二級效應的教訓,這在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的商業化上尤為明顯。社會規範的放鬆導致了網路上的攻擊性增加和仇恨言論的擴散。儘管數位人類學仍是新興領域,但其後果可能會隨時間演化。
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命名人工智慧技術。將人工智慧視為促進者而非競爭者至關重要。行銷與創新團隊必須指導客戶導航人工智慧的生態,意識到命名慣例會顯著影響新技術的長期成功。
馬丁·海德格爾曾言:「我們無處不被技術所束縛。」認識技術的本質對於理解其在社會中的角色至關重要。
名稱的力量
我們可以汲取制藥和網址命名標準的靈感。制藥法規防止對功效的誤解,因而扭曲消費者的認知。通用藥品名稱必須遵循特定指南,避免某些字母和醫療術語,而是選擇清晰、可識別的名稱。
同樣,網址命名慣例優先考慮清晰和簡單,依賴小寫字母並避免特殊字符。遵循這些準則可以防止用戶混淆。
人工智慧工具若遵循類似的命名慣例,將有助於在產品類別中清晰定位,避免讓人工智慧被視為人類的替代品,同時便於更清楚地溝通人工智慧的目標和能力。
名稱已成為品牌,這一概念早於現代品牌化的實踐。像理查德·布蘭森以及麥當娜和伊隆·馬斯克等名人便是此現象的例證。儘管沒有人會將人工智慧與真實的人混淆,擬人化命名仍可能導致將技術視為有知覺的存在,模糊人與機器之間的界限。